编号  
 |  |  |  | 
1  
 |  | 现有平台只支持事件、变更、知识库三个流程,并且无法继续开发以支持ITIL其它流程  | 新建SM平台,覆盖服务台、事件、变更、配置、问题、知识、服务请求、服务级别八个核心流程          ITSS认证  | 
2  
 |  |  | 新建SM平台,同时提供Windows客户端接入、Web界面接入、移动接入等多种方式  | 
3  
 |  | 与监控系统无法集成,和同公司的NSM系统也未实现集成  | 新建SM平台,利用其提供WebService接口、内部接口等多总接入方式,与现有监控系统做接口  | 
4  
 |  | 旧运维平台仍存在历史数据,但由于数据分类及结构存在很大差异,无法迁移到新平台  | 对旧平台做归档处理,保持平台运行,保留数据备查;新平台正式投产后封存数据并释放旧平台占用的资源  | 
5  
 |  | PC服务器使用CA Unicenter NSM监控,监控率仅在50%左右。  | 更换更先进的服务器监控软件,加强服务器监控,力求监控率到100%  | 
6  
 |  | CA Unicenter NSM需安装代理,且不支持Windows Server 2008  | 更换无需使用代理监控的监控产品,或者兼容Windows Server 2008的监控产品  | 
7  
 |  | CA Unicenter NSM安装代理后需重启服务器,要重启服务器需要申请停机时间  | 更换无代理监控的监控产品,可实现不停机直接添加监控  | 
8  
 |  | CiscoWork2000监控产品不兼容非思科产品  |  | 
9  
 |  | 非思科设备目前使用Telnet、SSH等方式人工巡检,造成运维人员工作量大  | 更换能兼容多个厂商设备,且有集中管理界面的网络监控产品,降低运维人员工作量  | 
10  
 |  |  | 通过接口把监控系统数据汇入IT运维管理平台          ITSS培训  | 
11  
 |  |  | 把语音平台和运维平台集成,将来电信息带入运维平台,实现自动展示来电人员资料  | 
12  
 |  |  |  | 
13  
 | 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