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微信扫一扫,快捷登录!

IT服务管理评估体系的管理方法

标签: 暂无标签



粘贴上传202501130953205291..png




IT服务管理评估体系的管理方法,详尽分析了IT运维管理所面临的问题、模型成熟度、ITIL运维管理模型的介绍以及针对个人业务的IT运维管理策略。

通过多个章节,系统性地阐述了IT运维管理的现状、挑战、目标演进、标准演进以及实践方法。文档指出,随着对IT系统与运维的期望值不断上升,降低IT成本、提升服务质量、控制风险、增强业务影响力以及提供可视化成为关键目标。这些目标的实现旨在提升IT服务质量、降低成本,并促进IT与业务的融合。

IT运维管理的现状,揭示了资源短缺、信息孤岛、业务影响、需求变化等问题。文档指出,70%的故障首先由业务用户发现,存在监测盲点,缺乏主动预警和事件分析机制。IT资源的多样性导致缺乏统一的健康视图,无法进行有效的事件关联分析。此外,IT的持续快速变革与管理目标的多角度变化并存,导致IT复杂性增长速度超过人员成长速度,IT人员流动性大。

IT运维管理面临的挑战,包括基础架构管理、系统运维人员部门投诉、业务部门管理挑战以及管理者面临的降低成本、提高服务和建立IT运维机制等问题。IT系统故障的原因包括流程失误、人员疏失和平台故障,其中未测试的变更和高负荷问题管理弱是主要因素。

IT运维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,并在后续章节中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。文档介绍了IT运维管理意识的演进,从混乱、被动到主动、服务,再到价值阶段,强调了以业务为衡量标准的紧密结合。IT运维管理目标的演进也被详细阐述,从基础架构建设阶段的手工维护,到网络和系统监控阶段的自动化监控,再到IT服务管理阶段的流程管理,最后到业务服务管理阶段,重视用户服务质量与满意度。

IT运维管理标准的演进,从Pre-1990年的无流程状态,到1990年后的ITIL第一版,再到1995年后的IBM ITPM、MS MOF、HP ITSM等,以及2000年后的ITIL第二版、ISO/IEC 20000和2005年后的ITIL第三版。每个阶段都有其优点和缺点,反映了IT运维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。

IT运维管理框架和系统参考模型也被提出,包括IT运维管理平台、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层、运维流程管理层、运维绩效管理层等。这些模型为IT运维管理提供了结构化的视角。IT服务管理(ITSM)的概念,强调了通过流程整合提供高质量IT服务的重要性。ITSM的实现需要考虑业务、技术、流程和人员等因素,业务是核心,流程是关键,技术是重要因素,人员需要接受流程管理。

ITIL的产生和发展也被详细回顾,从1.0版本的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,到2.0版本的六个模块,再到3.0版本的服务生命周期理念,ITIL不断演进以适应IT服务管理的需求。IT运维管理转型的方向,包括规范化、服务工程化、服务产品化和技术服务化。这些转型方向强调了服务生命周期管理、服务契约化交付、增值服务以及服务价值和客户体验的重要性。

IT运维管理的层次化转型,从技术导向、被动式响应到流程中心、专业化管理,再到服务生命周期主线、按需服务和资源集成。此外,IT运维管理价值链也被提出,包括管理、组织、流程、知识、人员、信息、应用、基础设施、资金、能力和资源等方面,强调了服务管理体系对服务产品提供的重要性。IT运维管理目标被总结为运维服务管理、运维绩效管理、业务质量监控、IT架构应用和业务等方面。
IT运维管理评估方法,包括管理对象、管理方法和成熟度评价,以及IT运维管理职能体系,包括管控层、支撑层和执行层。

IT服务管理管理体系评估办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IT运维管理视角,涵盖了从现状分析到模型成熟度评估,再到ITIL模型介绍和管理方案提出的各个方面。通过深入探讨IT运维管理的挑战、目标演进、标准演进和实践方法,为IT运维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。





IT运维管理:ITIL先锋论坛—IT服务管理管理体系评估办法.ppt





上一篇:基于信息技术服务标准(ITSS)理念的智能运维(AIOPS)实践探索
下一篇:针对信息科技管理层面的ITIL实施现状调查问卷
slbenben

写了 1924 篇文章,拥有财富 11774,被 11 人关注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