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IL 4与ITILV3的本质区别是什么?你get到了吗? ITIL 4 相较于 ITIL V2、ITIL V3 是底层思维模型的转变,这种思维模型的转变会更加符合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,使得运维最佳实践更加接地气,更加贴近业务,从而更加容易落地。 4 o1 l' t' V& c5 m9 z
" C8 h f. Q. r! T* ^7 [5 a Z, Y& W# ^0 Y
01& C2 k! `/ {/ j {7 y( P
ITIL 4是对数字化转型趋势下IT管理底层思维的转变" D0 l. c2 D- ]# h \
* V! A- S0 W( o: u
5 z2 ^5 J0 U' l: |4 }0 ~ITIL 4 相较于 ITIL V2、ITIL V3 来说,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 ITIL 的思维框架,即所谓的“道”,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方法的集合。俗话说“道为术之灵,术为道之体”是说道是根本,术是表现;道是世界观,术是方法论;道是目的,术是手段。ITIL4 的道即为“服务价值体(SVS)”,这是 ITIL 几个版本发展至今对于 IT 运维本质的思考,而不再是一个方法论、工具的集合。服务价值体系(SVS)的理论会指引 IT 运维从业者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去思考 IT 的价值。这也许会将成为未来 ITIL 4 能被广泛采用的突破点。
; Z; I. i: o9 q1 E
+ D0 F5 ?* l+ ?/ y6 V6 A4 A* z& m# Y" O
0 f( u3 `) h. M2 {4 K' g# L. O02* ~6 P/ N: _' ?; C% _
ITIL4 引入的4个思维框架
. D4 \, O* t% V7 t, Q+ r4 \
- G$ F5 o; b* s; ^: I
0 h5 ^$ {+ ^2 W1 u s在“服务价值体系”思维框架指引下,ITIL 4 引入了四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,他始终贯穿于ITIL 4 的原则、实践等板块,是 ITIL 4 学习理解的基点。 精益思维 精益思维个人理解是整个 ITIL 4 的核心思维模型。精益来源于丰田生产系统(TPS) ,其5 个原则贯穿于ITIL 4 的服务价值体系;(参考阅读《精益思想》、《丰田套路》) 精确地定义特定产品的价值; 识别出每种产品的价值流; 使价值不间断地流动; 让客户从生产者方面拉动价值; 永远追求尽善尽美。 4 `2 C9 J4 O V) }
价值流思维 价值流是精益思维的扩展,应用于 IT 运维中就有让人茅塞顿开的感觉,它拉通了用户感知的价值与 IT 内部各类实践/流程、制度,使得用户能真正感受到 IT 运维服务的“用户视角”,而不再是用户常常感慨的“我就是有个简单故障要咨询,不用给我讲事件管理流程”的尴尬局面。我们对用户提供的任何服务要始终关注价值,关注我们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中价值流。找到哪些是真正增值的活动、哪些是立即去掉的不增值活动,即浪费。精益思想要求价值流域中的各个组织重新思考其运营方法,共同发现浪费,消除浪费。 敏捷迭代思维 价值流中浪费的步骤不可能通过一次改善彻底消除,浪费是被不断发现和具体化的。这就要求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,采用迭代、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不断完善。积极接受新事物、新方式 ;允许有所不足,不断试错,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与优化。 自动化思维 或者我也可以是认为是“自动化意识”,我们在价值流的分析中,始终要自问,那个环节、活动是可以自动化的。用户始终期望得到的是自助的、及时获得的服务结果,无需等待。通过自动化我们不仅能接近“服务及时获取”的愿景,还可以提高服务的可用性,加速服务的迭代,降低服务运营成本。 4 C! c8 N4 A: ~' }% v+ _1 z7 J
% q/ d3 I5 ^5 j% b$ V
! ~8 F4 B6 G' k Y4 ]" K6 G
9 w" y" o8 H: ?; D3 H1 c4 ~% z03
7 B$ `8 ~* A! B! E, N5 gITIL 4 Foundation 学习思路
7 }1 Z4 \9 s' ]- V
9 M* O% g: N- S7 t) ]* ?7 B1 B8 h4 f' ?. ]9 J
ITIL 4 Foundation 出版物的核心是让IT运维或IT管理的从业者要建立新思维,构建数字化转型下的新概念。只有思维建立了,才能更好的应用 ITIL 4的4本中级出版物中涉及的具体的落地方法和34个实践。具体如下: 1)理解精益、价值流、敏捷迭代和自动化几个关键思维模型,网上也有很多资料; 2)记住第 3 章的“服务管理的四个维度”,它会使我们思考的关键维度; 3)重点结合精益思维理解第 4 章 “服务价值体系”,它是我们学习、应用 ITIL 4 的思维框架; 4)查阅第 5 章内容,这部分需要结合当前 IT 服务管理/运维中遇到的问题,查阅 ITIL4 使用 服务价值体系思维框架如何给出指导,特别关注实践中的关于敏捷和自动化方面的指导,它是我们构建新 IT 服务体系/框架的创新点。 总之,ITIL 4 也许会给不断云化、集约化发展的 IT 环境下 IT 运维带来新的指导思想,这种思想会改变 IT 部门提供运维服务的方式和手段,使得 IT 服务更加用户化,IT 运维更加智能化、自动化。 6 U( K D0 Y% U$ `" N; ~
. ?) x+ z+ ?. N4 ~
4 K$ [ _* [: C Z( [
I3 _; w+ K7 F$ q8 Y1 H. }# A04
9 K% X! B4 @6 J; o% zITIL 4的五本中级出版物学习思路
|6 z' }8 b2 w- `6 T! x) k! I
; N+ S$ d/ Z; ^, e6 l6 i( P6 W& B/ B, _0 R/ X
ITIL 4中级出版物有五个板块内容分别是: 1)CDS:创建、交付和支持2)DSV:驱动利益相关者价值 3)HVIT:高速IT 4)DPI:指导、计划和改进 5)DITS:数字化和IT战略 7 ]( C4 U7 A& L5 k, s4 Q4 g2 ]; _
这五个板块的逻辑性非常的强,可以认为是数字化转型下的IT管理的“红宝书”,他是在ITIL 4Foundation 思维模型的指导执行,给IT管理者、IT运维规划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IT运维管理、IT管理的方法论。简单逻辑总结如下: & n; S+ O& Z% q' j5 F
 CDS 
* T1 U. P+ b; Z) ? | L. y9 L3 b站在公司的视角,重新审视企业价值流和IT价值流的关系,找到支撑或引导企业业务数字化的切入点。即公司这么多业务、有完整的企业价值流,那么数字化该切入价值链上的那个价值流呢?因此,CDS的核心工具就是“价值流”构建工具。 7 c8 A; B6 a; O$ c. v: B8 z/ c
: z, @/ ^# ^+ U- e7 N4 D; Q$ B; G4 k DSV 
7 [- r( k T, h# \3 s" q5 \通过CDS找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,我们该如何设计我们的产品/服务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、用IT的手段解决问题呢?这就需要做用户和需求分析,并设计IT的解决方案。因此,DSV中级教程的核心工具是:“用户画像”和“用户旅程图”。 9 Q* T L$ S# }; \. [
: b! m/ e, U* F3 ? HVIT $ a D' ^% a* U
通过DSV设计完整的IT解决方案,如何能做出这个解决方案呢?解决方案是否是有效的呢?是否能支持业务呢?业务也在不停的变化?IT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?这就需要敏捷的IT服务和IT开发。因此,HVIT核心工具就是敏捷和DevOps的工具。
{; n! U9 P u! A+ D/ z/ r3 U: V7 i5 k
 DPI 
- F: {0 C4 E# U2 ?/ V! f这是一个更好的监督视角,在整个数字化IT系统和IT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,需要管理层进行监督、指导和改进的方法,那么这个中级教程就是提供这个作用。
4 ^) ?# F: e8 c0 m0 }4 K8 ]" F' J6 k3 x, W
 DITS ; u. Q+ M9 V' l: H5 l! b `4 i
这个是给IT管理者、IT服务规划者、IT咨询专家的,做所有的IT服务管理、IT管理都需要一个顶层的设计,该出版物是ITIL首次针对数字化和IT战略提供了建立的方法论。因此,这本中级教程的核心是:IT战略旅程图。
2 F3 B* f1 G/ T4 X
% V4 [& I6 [- T5 X% r% Z- x) r6 i9 W0 W# M8 `5 ^
058 a: r: M @& K2 p4 _' J4 u
ITIL 4 34个实践的学习) E2 K1 m- U# [4 h* f# t
( F/ `, Q+ L) x" G5 H2 P P cITIL 4 知识体系中还有 34个实践,是ITILV3中 23个流程/职能的延续和补充。如果说ITIL 4 Foundation是思维框架介绍、五门中级课程是工作方法和工具的介绍。那么ITIL 4的34个实践就是给你了34个业务流程模板,你可以细化后直接用的。 % I$ d1 S/ K* ^7 \' b
很多人看到实践的名称后就会感觉,怎么很多模块和业务与ITIL V2和ITILV3是一样的呢?原因在于IT运维、IT管理某些业务其实没有消失,如事件管理、问题管理、变更管理等,这些业务对于IT部门来说是始终存在的,那么有模块/流程的重叠也是无可厚非的。但对如何管理这些业务ITIL 4是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,我们必须要从ITIL 4的指导原则、SVS思维模型和价值流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识别IT部门的业务。根据IT管理成熟度不同、IT规模不同、IT所处行业不同,推荐大家有主次的去逐步了解、查询、落地。下列是对于他们试试步骤或应用频度的一个描述,推荐大家按照这个纬度逐步开展学习:
! M( H1 I+ r! X0 E' ^/ A: O
6 O# p) Y' @5 u/ c/ T. c& A$ k9 A6 A7 }0 l4 u) D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