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微信扫一扫,快捷登录!

标签: 暂无标签
粘贴上传202501101137443450..png


这篇文章可是IT服务配置管理的宝典哦!它详细地分享了CMDB(配置管理数据库)的实战经验,从战略到战术,从团队建设到培训,再到目标设定、需求定义、模型设计、属性选择、工具选择、数据填充、流程构建、数据质量控制等等,方方面面都讲到了,简直就是企业实施CMDB的全方位指南!

咱们得聊聊构建CMDB的整体策略:
- 战略方针嘛,就是分阶段来,一步一步来,先组建项目团队,再定义规划项目,然后是需求定义和建立IT服务模型蓝图,接着选择CMDB解决方案和工具,最后是构建和维护CMDB系统,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实现和挖掘价值。
- 战术指导呢,就是团队组建、获取CMDB知识、设定目标、考虑价值点、定义治理需求、选择最佳实践、构建使用场景、定义各类需求(比如流程支持、服务目录、资产清单管理等等)、选择工具、计算项目投资回报率(ROI)、搭建系统、建立CI生命周期管理流程、构建支撑流程、培训团队和用户、实施考核和绩效指标、建立服务改进计划等等,这些环节都是环环相扣,层层递进的。

咱们看看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:
- 团队组建:得成立个项目执行委员会,成员得是高层领导、关键利益干系人、CMDB系统管理者和项目经理,项目经理得有ITIL Service Manager认证和相关经验,还得有全职技术专家支持。
- 知识培训:得开展ITIL意识培训和认证,还有BMC相关工具的管理员培训,进行IT管理成熟度自评并规划提升。
- 目标设定与沟通:得通过访谈利益相关人来确定关注点和优先级,用SMART原则设定项目军令状,明确各阶段目标,还得强调持续沟通计划的重要性,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。

然后是需求定义与模型设计:
- 需求定义
- 资产清单管理需求:得从服务、成本、系统等视角明确资产清单管理所需信息,包括各类设备清单、配置信息、成本单位、联系人、维保等等。
- IT服务模型蓝图:得构建分层模型,理解服务对技术的潜在依赖性,依据可用性需求、系统运作状态等因素确定架构,明确各层内容及关系,比如服务层、子服务层、系统层、逻辑主机层、物理设备层等等。
  - 模型设计
- CI类型与结构:得合理选择架构类型,按需添加或减少层次,初始从简单模型入手,逐步发展为复杂模型,同时遵循属性选择的四C法则(核心、能力、控制、上下文),明确各类属性的定义、范围、标准及设计原则,确保CMDB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。

工具选择与数据管理也是关键:
- 工具选择:得根据功能、健壮性、战略、用户体验、市场形象、定价结构、厂商支持、公司稳定性、成功客户等标准及权重,选择合适的CMDB工具。
- 数据填充:得规划CMDB数据填充,明确不同数据源与配置项(CI)的映射关系,确保数据准确采集和整合,同时建立CI生命周期管理流程,涵盖从设备申请到退役的各个环节,明确各阶段责任部门,确保流程可控。

数据质量控制与项目保障也得重视:
- 数据质量控制:得设计关键绩效指标(KPI),从精确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效率等方面衡量数据质量,设定阶段性目标,比如上线9个月内精确性达到10%,12个月内有效性提高30%等等,通过量化指标监控和提升数据质量。
- 项目保障:得取得管理层认可,确保项目符合规划、聚焦成果、按时交付,及时沟通进度,通过应用绩效考核指标实现可考核、可控制的流程,同时强调企业文化变革,鼓励员工参与,提高项目透明度,为项目成功实施创造有利环境。







上一篇:IT服务配置管理的商业价值
下一篇:咱们的月度服务报告来啦——IT部门
slbenben

写了 1924 篇文章,拥有财富 11774,被 11 人关注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