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cnny 发表于 2011-4-8 17:04:27
感觉对于CI的划分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吧,关键看用户的管理支撑力度及管理层的决心度,以确定相应的宽度和深度。
没有最好,只有最合适:)
yumyth 发表于 2011-4-12 10:52:52
个人感觉颗粒度和深度得问题,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为。如果有合理的工具资源又许可,当然是按要求做啦。但我觉得这些也仅仅是个类似资产管理的问题。如何提供各个配置的关系,能让变更管理有数据可依,有数据可以查,才是重点。因为配置管理是各种管理的基础,所以配置管理的要不要做,怎么做。也可以说取决于公司的流程想做到哪一步。很多公司,刚开始实施ITIL,想着各个流程都做,很努力的把配置管理各部分都做了。最终,其他部分没实施,也是浪费。如果仅仅做事件管理,个人认为,配置管理做个资产管理也就差不了。要做变更管理对配置管理的要求不同了,做到问题管理,可用性管理要求又不同。呵呵,不专业,仅供参考。
yumyth 发表于 2011-4-12 11:23:53
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,配置管理为了什么而建立?其实可以说为其他方面的管理提供服务,因此配置管理如何实施,实施到什么地步要看需求。
sy7277690 发表于 2011-4-13 15:35:17
回复 yumyth 的帖子

ls说的很对,配置管理和服务管理根据用户需求而定,颗粒度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这个是一般意义上的。因为楼主没有给出客户和服务项的目标,所以只能看看架构上的一些东西了
hping 发表于 2011-4-25 23:12:49
配置管理肯定需要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,CMDB初级建设的时候可以用Excel表,但后期Excel表是没法维护,配置管理长期运行起来还是需要有工具的支持。可以基于CI类型或者地理位置来自定义CI树,CI属性可以自定义并且支持扩展,支持建立CI内部的关联关系,支持CI与其他流程进行关联,支持CI的权限控制,支持CI变更的版本控制,支持生成配置管理KPI报表。
手机版|小黑屋|最新100贴|论坛版块|ITIL先锋论坛 |粤ICP备11099876号|网站地图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  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