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微信扫一扫,快捷登录!

标签: 暂无标签
近期,国家金卡办主任、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向外界披露,移动支付标准已经初步明确,其中近场支付采用13.56MHz标准(NFC),2.4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,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。由此在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博弈中,“洋标准”占据上风,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本土标准”则存在被边缘化趋势。

2.4G标准100%自主研发

采用2.4GHz频率的RF-SIM手机支付技术发明人之一,厦门盛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成武向《IT时报》 表示:“我们百分之百拥有RF-SIM卡技术的核心基础专利。”加上十几项相关发明,已经形成RF-SIM手机支付技术的专利集,且完全来自国内企业。

赵成武透露,目前2.4G标准得到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。除了中国移动一直大范围采用2.4G手机支付技术外,近来中国电信也已连续数月采购其芯片,总体预估,基于2.4G技术的手机刷卡芯片出货已超过600万片。

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秘书长王艳辉指出,NFC的专利主要由诺基亚、索尼及NXP公司拥有,目前大陆公司尚没有完整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供,一旦银联真的选定NFC作为手机支付的标准,不仅意味着将手机支付的系统交给海外公司,也意味着将未来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市场拱手让人。

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对 表示,就目前来看,2.4G和NFC标准双方均暂时没有向下游厂商征收专利费用,但未来无法预期。

两种标准各有千秋

自两种标准在国内展开大规模推广之时,关于标准优劣的口水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。对此业界普遍的共识是:2.4G标准的优点是兼具刷卡功能、对手机终端没有限制;而NFC则代表国际倡导标准,成熟度高,商用经验丰富。

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,2.4G标准只要换一张SIM或UIM卡就能实现手机刷卡,无疑比需更换定制手机或相关外设的NFC标准方便不少。赵成武透露,联通之前曾高调推广过NFC,但实际上,不少省级公司均没有放弃2.4G标准,一直积极谋划2.4G布局。

而针对业界一直质疑的2.4G安全性,赵成武称:“2.4G标准拥有国际认可最高规范,现阶段不可能被破解。”至少,从目前规模商用后的情况来看,2.4G和NFC标准都没有受到过来自安全方面的威胁。

张萌称,之前曾有运营商抱怨过NFC标准的稳定性不强,而针对安全性,业界目前没有明确的、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哪个更安全。

国内银行钟情NFC

银行方面之所以更钟情NFC标准,张萌认为,主要原因是NFC技术更成熟。目前,国内部分银行已经开始了传统“磁条银行卡”向“IC卡”的升级,而IC卡采用的就是13.56M标准。另外,银行目前已经并将持续投放支持NFC的POS机,而如要支持2.4G标准,还需对POS机再进行升级。

张萌表示,目前移动近场支付标准仍未盖棺定论,“没有正式文件下达”,但2.4G毕竟由国内自主研发,国家知识产权局一位高官曾公开表态,之所以移动支付国标迟迟不出台,也与对未来专利隐患的担忧有关。

赵成武认为,前两年,手机刷卡支付发展速度超过银行卡,这可能引发了银联的担忧,虽然银联有金融行业规划的权限,但他觉得目前“2.4G标准应用于封闭环境,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”的规划并不合理。

来源:CIO360




上一篇:网银高筑防火墙意在分羹电子商务市场(转)
下一篇:首都信息:城市数字保姆 不一样的SI(转)
bs15000

写了 260 篇文章,拥有财富 24608,被 15 人关注

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忐忑幽灵 发表于 2014-4-2 19:24:15
发发呆,回回帖,工作结束~
手机版|小黑屋|最新100贴|论坛版块|ITIL先锋论坛 |粤ICP备11099876号|网站地图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  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