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这两年IT圈子里热度不减的话题,“敏捷”和“数字化转型”绝对能排上号。但你有没有发现,真正能把“敏捷”和“IT服务管理”结合起来讲明白、讲落地的内容,还真不多。理论大家都听过,可一到自己工作里,怎么推动、怎么协作、怎么优化流程,似乎就“卡壳”了。正因如此,ITIL先锋论坛最近举办的这场线上讲座,才显得特别“对味儿”。
这次讲座请来的是张礼军老师,他是上海甄知科技创始人兼CTO,也是上海翘腾科技CEO,更是企业级敏捷教练,说白了就是把“敏捷+IT服务管理”真正干到实处的那类人。他这次带来的主题是“AITSM重塑IT服务管理”,核心就是一句话:工作别再靠人扛流程,别再当低效服务的背锅侠!
下面,就带你一起回顾下这场讲座的实用干货——如果你每天都在处理工单、协调各部门、被用户催出新高度,那真的不妨花几分钟读完,说不定下次改进会议你就能拿出点“真料”。
我们工作中最常见的痛点,张老师一上来就戳中
讲座刚开场,张礼军老师就抛出几个问题:“你是不是觉得部门之间协作总在扯皮?流程上设计得很好,可真正执行起来却乱成一锅粥?出了问题,不知道到底卡在哪一环?”是不是有点熟?
其实这正是很多IT服务团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。流程和工具都有了,但一到落地,就缺“人”“协作”“反馈”这三样。而AITSM的出现,就是专门为解决这种“理论好听、落地难”的现象而来的。
AITSM到底是啥?张老师翻译成了“能用的工作方式”
在讲座中,张礼军老师没有上来就“轰炸式”讲框架,而是直接从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服务场景说起:一个用户请求,从接收到关单,通常要经过多少个流程?哪些地方最容易卡?哪些环节最可能反复返工?
他说,AITSM其实就是在传统IT服务管理的基础上,借用了敏捷的思路,把服务的节奏、效率、响应能力都提了上来。它强调的不是“把流程走完”,而是“把价值交付出去”。所以它特别注重迭代、小步快跑、持续反馈,还有跨团队的“抱团作战”。
简单点说,AITSM不是让你换一整套工具或者彻底重构流程,而是用一种“更实用、更能解决问题”的方式去做服务管理。张老师特别提到:不要再指望靠一个流程图就能解决问题,真正的价值来自流程背后每个人的参与感与改进意识。
讲理论也讲操作,讲座中满是“这就能用”的场景化技巧
整场讲座里最有价值的,莫过于张老师带来的几个实战技巧。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,感受一下讲座的“接地气”。
✅ 如何让跨部门协作不再扯皮? 张老师分享了一个他亲自操盘的案例:通过建立“服务节奏看板”,让业务、开发、测试、运维四方每周对服务状态做可视化共识对齐。看板不只是展示数据,而是让每个环节都知道下一个动作在哪里,谁来接,谁在拖。
✅ 流程是死的,人是活的,怎样实现服务的快速迭代? 很多团队苦于流程走一遍太慢,张老师提出使用“预定义服务模板+自定义反馈机制”结合的方式。也就是说,标准流程先走一遍,但每个交付周期结束后,团队自行记录“下一轮怎么做更顺”,形成快速迭代能力。
✅ 怎么让服务反馈成为提升效率的推动器? 张老师特别强调了“反馈不是投诉渠道,而是改进原材料”。他建议服务团队引入“问题场景复盘机制”,比如一个典型故障处理完,不止关单了事,而是每月选几个典型场景反复练、复盘分析,提炼服务优化点。
这样的分享,实打实能让听众带回去试试,不是空谈愿景,而是真能一拍脑袋就用得上的“动作建议”。
别忘了工具和数据,AITSM少不了这俩“好帮手”
除了理念与流程,张礼军老师也提醒大家:AITSM落地,离不开合适的数字化工具。比如,他提到很多企业通过整合服务管理平台与自动化工作流工具,实现了服务请求的快速响应和分类处理,还通过数据分析功能及时监控服务瓶颈。
讲座中还特别推荐了“服务健康度仪表盘”的设计技巧,教大家如何通过几个简单的数据维度(如平均响应时间、转单率、客户满意度等)快速掌握服务运行状态,及时预警,提前介入。
这些内容,不光适用于IT服务管理人员,也特别适合运维团队、IT项目经理、客户支持部门的负责人们——能看得见服务数据,才能说得清服务问题,才能真的推动改进,而不只是“甩锅”。
ITIL先锋论坛:真正为实战服务的平台
其实这场讲座的质量,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认可了。ITIL先锋论坛本身就一直坚持“理论+实践”的路数,主办过不少类似“干货导向”的专题直播,每次都不光讲框架,更讲怎么落地。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吸引越来越多实操导向的IT从业者关注。
而背后的深圳艾拓先锋机构,在组织和内容设计上都非常注重实战导向,这一点也非常打动人——你不会觉得是被一堆“官方话术”洗脑,而是被真正想解决问题的讲师拉着走一遍解决路径。
这次讲座也不例外,报名后参与体验的是满满干货,课后交流氛围也很浓。很多听众都是带着实际问题来的,结果真的在讲座里找到了启发,甚至立刻回公司就开始改服务流程了。
总结?不必。想解决实际问题,就值得看看这讲座说了啥。
对于很多正在实际做IT服务管理、想改善协作效率、提高服务满意度的人来说,这场讲座真的给出了“现实方案”。不夸张地说,它像是一次让你“站在流程之外”的机会,去重新认识IT服务工作的核心价值。
如果你正面临部门协作难、流程效率低、服务满意度差、IT与业务沟通卡壳这些老问题,那你大概率能从AITSM的实践技巧中,找到突破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