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lbenben 发表于 7 天前

ITIL 4 DSV:站在流程化之上,走向数字化运营管理

一、不是升级流程,而是升级思维
[*]ITIL 4 管理专家MP证书的真正价值
很多人提起ITIL 4 MP系列认证课程,第一反应是:“这是流程管理的进阶版吗?”但实际上,ITIL 4 DSV这门课所在的MP路径,其定位远不止流程化层面的优化,更是一次从流程视角走向价值导向和数字化运营模式构建的升级。
作为一名长期从事IT服务咨询和交付的讲师,我在课程伊始就强调过:ITIL 4 MP的核心价值,并不在于掌握某个流程的操作细节,而在于你是否具备以“价值共创”为核心的服务思维,是否能以系统方法将现有能力整合成端到端的数字化服务能力。

[*]MP课程与SL、PM课程的根本区别
MP不是战略思辨课程(那是SL的领域),也不是流程深化课程(那是PM的方向)。它强调的是“如何让数字化服务真正落地”,关注的是运营层面的协同与增值。在DSV课程中,这一点尤为突出——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客户旅程,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赢。






二、MP课程四门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
[*]从价值流出发,走向服务体验闭环
如果你已经学习了ITIL 4 CDS课程,就会发现它以价值流为核心,推动我们从流程优化跨越到整体价值交付能力。而DSV正是站在CDS打下的基础之上,进一步引导我们思考:在服务价值交付过程中,客户的感知和参与,是否被充分纳入运营体系?
CDS教我们如何构建价值流,DSV则教我们如何让这些价值流更贴近客户旅程的实际感受,让服务不仅有效,更“被感知为有价值”。

[*]DSV并不传授新知识,而是统领已知知识
我在授课时会明确地告诉大家,DSV课程本身并不创造太多“新方法论”,它的强大之处在于把ITIL 4中的各类实践和方法整合为一个以客户旅程为中心的完整视角。这一整合过程本身,就是数字化运营模式的核心。



三、数字化运营管理专家的能力画像
[*]谁需要学习DSV这门课?
在我看来,DSV最适合的学习者是正在或即将承担数字化转型实操任务的中高层IT管理者、IT服务顾问以及服务架构师们。因为他们正处在一个非常现实的管理断点上——原有的流程体系依然重要,但已不足以满足客户对价值感知和灵活响应的更高期待。

[*]从服务生命周期到客户旅程:观念的跃迁
传统的服务生命周期视角过于以“服务提供方”为中心,而ITIL 4 DSV课程以“客户旅程”这一视角为主线,强调客户在每一个服务接触点上的感知体验。一个服务请求,即便在流程上毫无瑕疵,但如果客户在请求过程中反复等待、无法获取清晰反馈,那他感知到的价值就是“低”的。这类“认知落差”,正是传统流程思维忽略的部分。



四、现在,是学习ITIL 4 MP课程体系的最佳时机
[*]中国市场的实践空白,正在酝酿机会
现在国内IT组织普遍仍处于流程化建设阶段,真正进入价值导向、体验驱动的数字化运营阶段的组织非常有限。这恰恰意味着——掌握ITIL 4 MP体系的管理者,将会在未来的数字化运营变革中拥有先发优势。

[*]真正的管理专家,不是工具操作者
我们所培养的管理专家,不是懂流程细节的执行者,而是能够站在流程之上,看清整个价值流、服务交付链条与客户感知关系的“整合者”。MP课程四门体系,从CDS、DSV、HVIT到DPI,正是按照这样一条从交付效率到体验感知、再到高可用和持续改进的路径,构建出完整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模型。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ITIL 4 DSV:站在流程化之上,走向数字化运营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