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斯顿 发表于 2011-7-22 12:04:00

变不对称为对称

变不对称为对称
作者:李东
一个企业的某部门因为业务发展很快,部门领导感到手工信息处理速度慢,准确度也不高。因此,他们想引进一个信息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。企业找到了一家给了许多承诺的软件公司,双方一拍即合。但在实际的系统开发过程时,企业方因为不懂技术,没有全程参与。而开发商不但工程拖期,还有许多功能没有达到当初的要求。但是软件公司却认为已经按企业的要求完成了开发。结果双方从密切合作变成了对簿法庭。这个案例说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合作过程,双方都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。信息化涉及的双方甚至多方如何有效地合作,是一个保证信息化成功的关键问题。
   用户厂商忌速婚
企业和ERP厂商的合作很像是找对象。如果在恋爱期间将自己的弱点掩盖起来,那么在结婚后一定会 出来。西方有句俗语说:“Easy come easy go”,好莱坞的许多电影明星的婚姻都是以闪电般的宣告开始,以不幸的离婚收场。ERP的合作似乎也是如此。山东一家保健品公司在第一次选择ERP厂商时,没有深入了解厂商的背景和经验,草率签约和实施,结果当然是归于失败。在第二次选择ERP厂商时,该公司总结了教训,由分管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副总经理亲自主管,成立了软件选型小组,并制定了三项原则。第一,严格实行招标制度。邀请外部专家对候选产品进行分析和比较,甄选出技术水平先进、又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产品。第二,对开发商进行考察。主要看对方有无在本行业开发的经验,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。第三,对选型过程进行严格控制。在整个过程中防止徇私舞弊现象发生。通过这些措施,有效地防止了选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,结果找到了理想的开发商。双方共同努力,取得了该企业信息化的成功。结果,很多年后,双方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
用合同弥补信息不对称
找到了理想的开发商之后,签订一份条款严格的信息化合同也是十分必要的。通常在一份信息系统项目合同中,应该对信息化的目标、系统实施的日程计划、甲乙双方在实施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、项目实施中的具体任务分配,以及实施后的系统支持维护、人员培训等事项做出清晰的规定。例如,项目做到什么状态算是完成了?这要在项目实施目标中明确规定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项目小组是怎样组成的?开发商要向企业提供哪些报告和资料?企业对开发商的调研要提供哪些支持?双方对于对方的商业秘密有哪些保密义务?这些都需要在“权利与义务”中予以详细规定。信息化合同虽然在起草时非常费力,但是一旦双方达成了共识,就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双方的合作就有所依据,推诿扯皮的事情就会少了很多。因此,花一些时间和心血来做这项工作是非常值得的。
在经济学上,这种企业与开发商之间的合作被称为是“委托人-代理人”关系。委托人(企业)和代理人(开发商)双方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对称的,而双方又要在建立合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。从企业的角度来说,由于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远远少于软件厂商,因此面临的风险是无法判断请哪个开发商为他开发系统最合适。这时,他只能根据开发商过去的业绩,或者同行业企业的介绍,或者根据某些信誉方面的认证(如开发商是某大企业的代理商、曾经得到过某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等)来判断开发商的实力。但是,这些信息和信誉方面的认证并不能提供法律上和技术上的保证。即使企业选择的开发商是有实力的,但如果开发商有利润更大的项目,为了自身的利益,他也可能不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开发服务。这也就是说:代理人可能在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。这时企业的问题是无法控制开发商,因为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,他与开发商的知识处于不对称状态,无法了解和控制开发商的工作状态。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,虽然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处于有利的地位,但是其风险在于能否在合约规定的条件下真正完成用户委托的任务。从现实情况来看,由于许多软件的项目无法在事前详尽地说明,开发商往往为了拿到项目就给与过高的承诺,结果却只能交出一个低质量的系统。另外,企业在与开发商合作的过程中,通过对信息化的逐渐了解,也会越来越懂得自己的需求。这时,企业有可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,也就是委托人不顾代理人的能力和其他条件的约束,不断提高对代理人的任务要求,这样代理人也无法实现当初的承诺。因此,通过严格和详细的合同条约来约束双方的行为,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。
设计激励机制
在合作的过程中,最理想的情况是设计一种激励机制,使得双方能够自觉地配合对方达到合作的目的。这种激励机制的关键是要实现两个目标:一是要让开发商不会对企业隐蔽信息,让开发商懂得“说假话”的后果是得不偿失。二是要掌握开发商的真实工作情况,让开发商报喜也报忧,并努力为完成项目工作。如果这两个目标能够得以实现,那么企业就可以将开发中所冒的风险降至最低。
现在,已经有人开始提倡采用信息化工程监理制度。其目的就是让第三方企业也参与进来,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监督。同时,第三方企业也可以改善双方知识不对称的局面,使得双方能够更加流畅地对话,进行有效的合作。
选择软件开发商的五大要点
技术能力
◆开发商的技术特长是什么?
◆对哪一类企业的信息化比较熟悉?
◆开发过什么类似的项目?
产品质量、信用
◆已开发的项目的使用效果如何?
◆售后服务如何?
◆是否遵守商业承诺?
◆是否提供企业客户培训?
开发团队构成
◆开发团队人员、资格、能力的情况
◆团队核心人物的经验
◆是否有项目管理?
对于企业需求的理解:
◆是否懂得本企业的业务?
◆能否提出好的解决方案?
◆能否以用户理解的语言来说明?
体制、沟通方面
◆定期与企业有关人员会晤沟通
◆文档资料的准备
◆进展情况的报告

august 发表于 2011-7-22 17:50:00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变不对称为对称